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有很多老师,不光在学校。在家里。在社会我都有老师。不过留在心里的最深的印象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刘老师!
刘老师有着浓浓的眉毛,炯炯有神的眼睛,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明亮的眼镜,能说会到的嘴巴,中等的身材,看起来非常的慈祥。
刘老师在我眼中像妈妈。我上体育课一不小心把手歪了,非常痛。那天我没告诉刘老师,回家给了爸爸说,刘老师第二天知道后非常着急的问:“好点了吗?。”她告诉我,有事一定要跟老师说,我感动了留下的眼泪,刘老师赶紧拿纸出来……刘老像我的妈妈!刘老师谢谢您!
还有一次是我上体育课400米检测,因为我一直冲刺,有点受不了,上去还要打饭,要打完的时候,我感觉头昏眼花,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,闻不出来什么菜味,我很想倒下休息,我又怕倒下后就起不来了。我就对刘老师说,我不舒服。刘老师知道后马上扶我找到吃饭的座位坐好,她又派同学给我节水来喝,他问我:“要不要告诉家长?”我说:“不用了休息一下就好。”很快我好了,我感谢刘老师!
以前刘老师有心脏病,他还坚持为我们上课,太让我感动了!刘老师永远是我的第二个妈妈!
每当看到刘老师那么辛苦,我真想上去为她捶捶背,倒倒茶,一起聊天。
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,由劳动栽培了我们;老师是一盏灯,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;老师是一支粉笔,给我们留下了知识,老师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!现在我真诚的对刘老师说:谢谢您!敬爱的刘老师!”
最使我难忘的,是我小学时候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。
她教我时,也就是三十多岁。她个子不高,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会说话。在我的记忆里,她是一个温和的人。
她上课很有意思,风趣幽默,使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听课。她讲得条理还很清晰,循循善诱,很容易理解,讲得既简洁又明了。听她的课,是上课之前啥都不懂,上着上着,便不知不觉就懂了。
在课外的时候,她还领着我们唱和唱。别看她不是教音乐的,那曲子中的抑扬顿挫,高低起伏,那忽高忽低的曲调,各种不同的情绪,都让她教出来了,使我们唱的是有声有色。
在平时的课间里,她把我们带到楼下的“绿色长廊”中。在那里,她让我们细心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,并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,等我们观察完了,还给我们一一介绍,增长了我们的植物类常识性知识。
她爱读书,并且爱在早晨领着我们抑扬顿挫地朗读文章,细细品文章中的一些含义深刻、十分优美的句子。记得好多次的假期作业就只有读书,并且从三年级就让我们摘抄,教我们给书做批注。一年级时,她就给我们读一些有趣的故事,使同学们听得很认真,培养我们对书的兴趣。
现在想来,我看书的好习惯,不都是她培养出来的吗?
她还很重视我们练字,每天让我们连一张。现在我写字不错,正得益于那时每天中午练字的习惯。
老师!您是否知道,您的学生是多么感激您吗?
上了初中,老师就不再教我了,从此,我就和老师分别了。
我有一个温柔的老师,她的名字叫张暁莉,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张老师。
记得有一次,班上默写,我只得了80分,本以为张老师叫我留下来,是要狠狠地批评我,可是张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辅导错误的地方,经过张老师悉心的辅导,我在下次默写得了100分。
人们都说老师像蜡烛,燃烧自己,照亮别人,又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,每天给我们这些幼苗浇水、施肥。
这就是我的老师,一个温柔体贴的老师。
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,可是眼睛下总有一个黑眼圈。伶俐的嘴巴带我们遨游知识的长河。嘴角慈母般的微笑,让我们倍感亲切。她就是我们五(2)班的语文老师——沈老师。
她讲起课来绘声绘色,嗓音甜美动人,会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,和她一起欣赏德国的花、威尼斯的小艇和泰国的象。每每一到下课,我们都流连忘返,无不陶醉在她的世界里。
她还是一个十分公正的老师。她不像别的老师,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成绩不好的同学,而是公正地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,在下定论。她尊重每一个孩子,给每一个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记得有一次,我们班的“暴脾气小子”——小军和小明吵架了。老师先稳定他们的情绪,再向他们问清了经过。原来是小明先骂了小军几句,小军气不打一处来,怒火中烧,朝他打了一拳。小明被激怒了,接着两人互不相让,扭打在一起。老师先批评了小军不该打人,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明: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终于,经过“金牌调解师”——沈老师的伶牙俐齿后,他们终于又再次重归于好。
我们的沈老师不仅伶牙俐齿,而且还有一个招牌动作——笑。或许你会认为这很普通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种种的笑里暗藏玄机。在小军和小明打架时,她有一种威严的笑,在劝诫他们。在他们不情愿来到讲台旁时,沈老师又是一种欣慰的笑,因为他们肯各自退一步。当他们和好如初时,老师又是平日里最可爱的笑,有点儿如释重负。
这就是我们五(2)班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。
我最喜欢上的就是英语课了,告诉你吧,那是因为我们班级有一个令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喜欢的英语老师MissShao。
她身材瘦长,带着一副粗框、粉色白色相间的眼镜,经常穿着T恤和短裙,显得很时尚。他上课时总是面带微笑,我们犯了一些小错误,她就会耐心地教育我们。不过,别看平时她那么温柔,凶起来可不得了哦!如果我们一而再,再而三地但错误,她是绝对不会那么好说话的。她生气时瞪着那圆圆的眼睛,狠狠地批评我们。虽然那件事已经过去一年了,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天,叮铃铃,叮铃铃,上课了,我觉得英语课很简单,就随意地玩起了文具。老师讲的课,我一个字都没有听听进去。突然老师叫到我了:“周煜博,这个问题你来回答。”我刚才根本没有听,所以摸不着头脑,就呆呆地望着老师。“她毫不留情地叫我站着听。”下课了,到我办公室去!“下课了,我到了办公室,很多老师的目光齐刷刷地会聚在我脸上,我不知道所错,可倔强的我还是瞪了老师一眼,老师又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遍,但我被她说得心服口服,心里都觉得有点内疚了,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。她抚摸着我的头说:”老师相信你,还是个好同学,可是你做错了事情,要勇于承认错误,你会改吗?“我坚定地点了点头。
老师这种凶,其实是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,严师出高徒嘛!我永远记得邵老师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,她的话就如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。
我的老师--梁霞老师,她是全校的高级语文教师之一。从二年级开始教我们班,直到三年级离开了。跟我们相处了将近二年,我很喜欢她。
梁老师个子中等,体型不胖也不瘦;头发是短的,上面带点黄色;在那不大也不小的眼睛上戴着红色眼镜,看起来很有智慧;梁老师喜欢穿黑色的衣服,因为很大气。
梁老师很喜欢她的学生,虽然我们班比较奇葩,有时候让她很头疼,但她一直都相信我们。她精心备课,认真准备课件,批改作业的时候会把学生作文篇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扶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天之涯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在那个秋天,一首悲伤的离歌在我的心头响起,让我为之感伤。秋风无情的扫光了盛夏的气焰,叶子也将枯黄、凋零,最终隐没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中。那不仅仅是离别,还意味着一种对过去的舍弃,一种对心灵的慰藉,一种对亲人的想念。而在那一刻就是一种诀别……
小学的六年里,我换了三个老师,但只有我的启蒙老师——赵老师教的我的时间最长。在我四年级的时候,赵老师因病,离开了她坚守数十年的讲台,而当时的我却没有想到,我心中的女神,就这样悄然的离开我。
四年,不是一个来计量时间的数字,而是一个时间的车轮,不停的滚动。记得赵老师在校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,叫做《我的孩子》。我至今仍然保存着,上面有赵老师的文章,赵老师与我们的合影。是啊,我们就是她的孩子,一个不惑之年的女人,拥有四十多个八九岁的顽童,会是多么幸福。正如文章里所说,每天早上起来,我们的身影就会步入老师的眼帘,直至太阳落山,进入梦乡。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,已经融入了赵老师的生活。同时,赵老师也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好像我们的母亲,不,就是我们这些傻孩子的母亲!老师只是一个称谓,我不在乎,但她在我心中的地位,无人能及。永远,永远……
每一次拿起那本有点破旧泛黄的书,我的双手就不停的颤抖,那篇文章我已经看过百遍,可我再次读起时,泪水依然会流过我的面颊。“老师!”“老师!”我用力捶打被我沾湿的床单,我握着那本书,仿佛听到了她的呼吸,她的心跳,仿佛看到了那个几年前一个个天真无邪的面孔。我的老师,我的小学,似乎在与我渐行渐远。往事不堪回首,只因太多愁。往事难以启齿,只因多烦忧。我曾经无数次,向把这篇文章完成,可都因泪水的侵扰,在半途就停止了。今天,我要写完,写完这篇文章,献给我的老师,我的小学,我的那段青涩的往事。
在《我的孩子》中,没有提到过一次我。当时的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高个子,是体育委员,总是领着班级的队伍。说实话,当时的我很天真,很单纯,只知道在赵老师的庇护下,可以无忧的生活,从未想过离开。当时的我甚至有些自卑,不太会说话,在班级里只能跟着一些人后面,弱弱的和同学玩。但我知道,有赵老师我就不会受到欺负,每天躲在角落里,看着赵老师上课,批作业,讲题。
还记得老师唱的那首《长亭外》,可能是我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。我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老师那张慈祥的面孔。这就是我的小学四年级以前的生活。平常但无比快乐,那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回忆。还记得赵老师称自己为阳光女人,如果她是,我可能就是她身边的'绿草吧。平淡,似乎不存在,但也默默的奉献着,给予着,存在着。
心里暗自喜欢班里的女孩,没有献花告白,只是在这眼光下是这份爱慢慢滋长,最终的去向,管它呢,过程体会到了,结果就并不重要了。一切都好似无声,无言,沉默,寂静。这可能也是我现在总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带着的原因吧。
可是,一场疾病使赵老师的血压每天都在180,190徘徊,本来就显着瘦弱的身躯更是经不住肾病的考验,她离开了她的讲台,在家静养。而我则以为赵老师只是得了一场感冒,吃点药就好了。可是我没有想到,赵老师的离开意味着一棵参天大树,轰然倒下,在我的心里,在我无声的世界里,默默倒下。
从那以后,我喜欢的人转班离开,伤心至极。所有同学都在骂她。而我却坚决的为她辩护。一次又一次的解释,但没有人相信。终于,使班里的男生都不怎么理我了。我想那不再是悲伤,那是失魂落魄。可就在这时,我回到家里,想找到最后的安慰,最后的安静。可是他们,我的父母竟然在打架。破碎声掩盖了我的哭声,叫骂声淹没了我的内心。过程我不敢描写,我看到他们严肃的脸,我会想起那个晚上,我不仅仅是害怕、恐惧,那是一种逃避,不敢面对过去的往事。只有一个感觉:
心如刀割!
心如刀割!
心如刀割!
……
这是我见过的词语中,与那种感觉最像的。
那是仇恨的堆积,就好似内心有一团火焰在燃烧,散发光彩,慢慢滋长。仇恨是不能累计的,水滴石穿。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,可以改变一切。改变的发生,从那一刻开始。
我开始学着坚强,学着交往,学着冷淡的面对一切。学着多看少讲,学着讨好老师,班级里的同学,学会自己去做一切。慢慢的我在班级里有了地位,在老师心里也有了地位。我就这样从单纯变为成熟,一种本质的蜕变。让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最迅捷,最有力的方式,就是刺到他内心的最痛处。我的老师的离去,就刺到了我内心的最痛处。发生蜕变,可能就在那一刻。短暂,转瞬即逝,但不平常。
那是我内心的一道疤痕,它可能还在流血,但就是这道疤痕让我时时刻刻都铭记着。但当我想回到从前的单纯时,我发现我不行,我做不到了。手在颤抖,握着那本破旧泛黄的校刊,听着忧伤的离歌: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扶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天之涯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可能直至永远,永远……
我的老师,我的痛……